汉字葬的写法
拼音:
zàng
注音:
ㄗㄤˋ
部首: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12
结构:
上中下结构
五笔:
AGQA
仓颉:
TMPT
郑码:
EARE
电码:
5520
UNICODE:
846C
四角:
44441
区位码:
5265
笔顺编号:
122135435132
笔顺读写:
横竖竖横撇折捺撇折横撇竖
造字法:
会意;指人死后埋在草丛中
基本字义介绍
zàng   ㄗㄤˋ
  1. 掩埋死人,泛指处理死者遗体:安~。埋~。土~。火~。海~。~送。~礼。~仪。
各地方言集汇
  • 粤语:zo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zong5[东莞腔]zong5[沙头角腔]zong5[陆丰腔]zong5[台湾四县腔]zong5[客英字典]zong5[宝安腔]zong5[客语拼音字汇]zong4[梅县腔]zong5
  • 详细解释
  • 奘 zàng〈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死”,在“茻”( mǎng)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指人死后盖上草席埋藏在丛草中。荐,草席覆盖。本义:人死用草覆盖埋葬,后用棺木埋入土中)
    2. 同本义 [bury]
      1. 葬,臧也。——《说文》
      2. 葬也者,藏也。——《礼记·檀弓》
      3. 故葬埋敬藏其形也。——《荀子·礼论》
      4. 赐钱二百万以葬。——《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6. 而卒葬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 以衣冠葬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葬堂(为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处置死者遗骨的一种方式);葬式(葬礼);葬虞(葬礼和虞祭。虞祭行于葬日,故用“葬虞”借指下葬的日期)
    4. 泛指处理尸体的方式 [form of inhumation]。如:火葬;海葬
    《康熙字典》
  • 《申集上》《艸字部》 ·葬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則浪切,音髒。《說文》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禮·檀弓》國子高曰:葬者,藏也。 又《集韻》才浪切,音臓。義與藏同。 又《正韻》兹郞切,音臧。《周禮·地官》族師,以相葬埋。劉昌宗引《漢書·尹賞傳》枯骨後何葬,協乎聲讀。 《韻學集成》或作塟,見《三輔黃圖》。
  • 说文解字
  • 《卷一》《茻部》 ·葬
  • 藏也。从死在茻中;一其中,所以薦之。《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則浪切〖注〗����、����、����、����,古文。
  • English
    bury, inter
    安葬 报葬 卜葬 窆葬 殡葬
    薄养厚葬 薄葬 宠葬 敕葬 从葬
    丛葬 大葬 盗葬 吊葬 反葬
    返葬 附葬 祔葬 改葬 公葬
    藁葬 槁葬 槀葬 更葬 棺殡椁葬
    归葬 国葬 厚葬 护葬 海葬
    合葬 还葬 会葬 火葬 俭葬
    假葬 节葬 卷席而葬 客葬 渴葬
    勑葬 裸葬 躶葬 敛葬 留葬
    旅葬 乱葬岗子 倮葬 落葬 埋葬

    2016-2023 查询库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13609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