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八的写法
拼音:
注音:
ㄅㄚ
部首:
部外笔画:
0
总笔画:
2
结构:
单一结构
五笔:
WTY
仓颉:
HO
郑码:
OA
电码:
0360
UNICODE:
516B
四角:
80000
区位码:
1643
笔顺编号:
34
笔顺读写:
撇捺
造字法:
指事
基本字义介绍
  ㄅㄚˉ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各地方言集汇
  • 粤语:baat3
  • 客家话:[陆丰腔]bat7[沙头角腔]bat7[海陆丰腔]bat7[客英字典]bat7[台湾四县腔]bat7[梅县腔]bat7[宝安腔]bat7[客语拼音字汇]bad5[东莞腔]bat7
  • 潮州话:boih4(poih)
  • 详细解释
  • 〈动〉(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part;leave each other]

      1.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 江、 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汉字词性变化
  • [数]

    1. 七加一的和 [eight]
      1. 八,数也。——《玉篇》
      2. 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
      3. 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
      4. 八者,维纲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
      5. 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左传·襄公九年》
      6. 八眉者,如八字。——《尚书大传》
      7. 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
      8. 八音克谐。——《书·舜典》
      9. 秦王复击 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
      10. 八世。——《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
    2. 又如: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八拜(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
    3. 常表次第,即第八 [the eighth (8th)]
      1. 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
    4. 又如:八世;八年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八字部》 ·八 ·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 《唐韻》博拔切《集韻》《韻會》《正韻》布拔切,����音捌。《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徐曰》數之八,兩兩相背,是別也。少隂數,木數也。《玉篇》數也。又《集韻》補內切,音背。《趙古則六書本義》八,音背,分異也,象分開相八形,轉爲布拔切,少隂數也。又《韻補》叶筆別切,音。《張衡·舞賦》聲變諧集,應激成節。度終復位,以授二八。又《韻補》叶必益切,音璧。《張衡·西京賦》叉簇之所攙捔,徒搏之所撞。白日未及移����,巳獮其什七八。又八八。《通雅》八八,外國語稱巴巴。《唐書·李懷光傳》德宗,以懷光外孫燕八八爲後。*考證:〔《張衡·西京賦》叉簇之所攙捔,徒博之所撞。〕 謹照原文徒博改徒搏。
  • 说文解字
  • 《卷二》《八部》 ·八
  • 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凡八之屬皆从八。博拔切
  • English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阿八 爱八哥儿 奥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八月节 八韵诗
    八则 八泽 八诏 八珍 八珍玉食
    八珍主人 八阵 八阵法 八阵图 八镇
    八征 八正 八正道 八证 八政
    八职 八枳 八帙 八秩 八袠
    八州 八铢钱 八柱 八柱国 八砖
    八砖学士 八子 八字 八字步 八字打开
    八字帆 八字胡 八字还没有一撇 八字脚 八字军
    八字没见一撇 八字没一撇 八字眉 八分公 八分书
    八风 八风曲 八风水 八风台 八风舞

    2016-2023 查询库 版权所有 湘ICP备14013609号-3 网站地图